|
環通滾塑設備第一代與第二代改進與優缺點對比環通滾塑設備第一代與第二代改進與優缺點對比 (相同模具下) 第一代 圖一 第二代 圖二 改進原因: 由于第一代加熱室體積大,熱氣流循環分散,保溫效果差,加熱時間長,因此燃料消耗非常大,工作效率比較低,所以我們開發了第二代八角形加熱室。 滾塑成型的基本加工過程很簡單就是將粉末狀或液狀聚合物放在模具里加熱同時模具圍繞垂直軸自轉和主軸公轉,然后冷卻成型。在加熱階段的初,如果用的是粉末狀材料,則先在模具表面形成多孔層,然后隨循環過程漸漸熔融,后形成均勻厚度的均相層;如果用的是液體材料,則先流動和涂覆在模具表面,當達到凝膠點時則完全停止流動。模具隨后轉入冷卻工區,通過強制通風或噴水冷卻,然后被放置于工作區,在這里,模具被打開,完成的制件被取走,接著再進行下一輪循環。 初第一代設計正方形加熱室,加工簡單,但是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能耗消耗太大。因為模具所在的支架在加熱室內的自轉和公轉形成的是一個球體軌跡,方形的體積遠大于這個球體的體積,加熱的熱氣要使模具達到預期的溫度,加熱時間長,氣流在正方型體內非循環狀態,而是氣流直對對面的墻壁,形成四散的狀態,模具受熱不均,是造成加熱時間過長又一原因。 通過改進加熱室的形狀,我們設計了八角形加熱室,體積減少將近20%,氣流的方向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體積減少了如圖一所示紅色的區域,氣流進入加熱室后沿著對面的斜坡向上,基本形成一個圓形的循環。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加熱時間,改善了模具受熱不均的問題,耗能成本降低20-30%。 圖二為方形與圓柱形對比,紅色區域為節省空間 |